找到相关内容148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宗的礼忏灭罪思想

    发  身口意作诸恶无量无边。若此恶有体相者,虚空界  不能容受,我今悉以清净三,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  佛菩萨众前,诚心忏悔,后不复造,恒住净戒,一切功德  。如是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  忏乃。而虚空界,乃至众生烦恼不可故,我此忏悔无  有穷尽,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无有疲厌。((大  正藏)10,84i上)。  此愿文鼓励行者自忏前愆罪障,常住净戒,修集...

    明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4865535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慈善工作是菩萨事业

    ”中讲: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,志求无上正等菩提,广大功德,我皆随喜。如是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随喜,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,无有...在送款人之中经常出现一些感动人的事迹,有些老年人、老太婆,甚至拣垃圾的老太婆,省吃俭用,把这个款积累起来送到慈善功德会,很感动人啊!慈善功德会帐目很清楚,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工作人员都是义务,没有一分钱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268723.html
  • 《无间道》的佛学意蕴

    本愿经》中云:“若堕此狱,从初入时,至百千劫,万死万生,求一念间,暂住不得。除非,方得受生。以此连绵,故称无间。”《成实论》以为含五种无间:一者,趣果无间。谓有极重罪者,即向彼狱受其果报,无有间歇...

    高慎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769573.html
  • 不能不信因果

    不但自己丧失性命,遗臭万年,甚至招感国家灭亡、朝廷倾覆的厄运,宁不悲乎! 犹有甚者,因果报应延及生生世世,及至恶消,方得休止,即使以“神通第一”著称的目犍连,也无法敌过宿世业障,被外道梵志以瓦石击...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又说:“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。”虽然宿世的恶形成今世的障碍,但我深信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,改善过去的恶因,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。所以,我学习发展其他长处,努力读书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876498.html
  • 学修能断惑业苦 进趣菩提依三学--以戒为师 进趣菩提(上一)

    散故,定、慧二法而对破。病因药差,机藉教修,然后惑除,情亡性显。教门虽广,岂越于斯!大、小(大 乘、小乘)同修,证中有别。故云大、小正行,三学为本也。”(卷第四)龙树菩萨《劝发诸王要偈》说:“增上...佛法,就是一个转染成净、由凡入圣的过程。不学佛的人是杂染的,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,也就是惑、、苦三种杂染。杂染什么东西呢?杂染我们的心性,让心性不清净,在生死轮回中长时受苦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说:“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481712.html
  •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

    。   普贤菩萨的这十大愿行都发誓虚空界、众生界、众生、众生烦恼,这十大愿行才,而实际上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都是没有尽头的,这十大愿行也就是永无穷尽了。   在《妙法莲华经·...表行。又文殊表智,普贤表理。又文殊表根本智,普贤表分别智。表示修佛法要理智合一,行解相应。《大日经疏》云:普贤菩萨者,普是遍一切处,贤是最妙善义。谓从菩提心所起愿行,及身口意三,皆遍一切处,纯一妙善,...

    普贤菩萨|峨眉山|佛教文化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42244325620.html
  • 普贤行愿品讲记(五)

    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若诸众生,因其积集诸恶故,所感一切极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众生,悉得解脱;究竟成就无上菩提。菩萨如是所修回向,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回向...功德,将会像虚空一样广大。   “菩萨如是所修回向,虚空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回向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,无有疲厌”。菩萨所修回向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而是未来际的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大愿|普贤行愿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2561832562.html
  • 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几个特点

    违背上帝神灵的旨意,进行惩罚,再不会下堕人间和地狱。但佛教的“天界”是六道中的一个众生界。上升下降,均靠自己业力因缘,不是靠上帝的意志和神佛的安排。“寿而亡,下堕”,和人没有什么区别。在六道中人和...是指轻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。前者是欲魔统治的世界,后者是愚昧的大梵天主持的天下,生在这样的天界,仍然是造业的结果。下堕,无一例外。这样的天界仍在“五毒”困扰的“三界”之中——这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...

    多识仁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214122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与儒家人本思想

    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随顺,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,无有疲厌。[31]  《六祖坛经·般若品第二》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...标准是“我应灭度一切众生,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”,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样式可以效法。自然,这样的发心需要“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随顺,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446108.html
  • 读《大毘婆沙论札记》论师的轮回观

    都恒时随转的。《异部宗轮论》已经说到:一切是剎那灭的,剎那有前后二时,所以有转变可能。「入胎为初,命终为后,色根大种皆有转变,心心所法亦有转变」。业力所得的报体,不断转变相续,到而死,才灭而不起了...可知:化地部的三蕴说,还是源于化地部本宗「入胎为初,命终为后,色根大种皆有转变,心心所法亦有转变」的学理而来。「一念顷蕴」,是剎那生灭的五蕴;「一期生蕴」,是业力所得的报体,到而死才灭而不起。所以,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1.html